彩神网

為民族工業造"芯"
摩托特技極限闖關賽游戲
發布日期:2024-01-04

【物理】

作為一名教職工,聲音聲音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特的特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性教性教選篇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案幼案范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兒園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初中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物理文精以下是聲音聲音小編整理的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范文(精選十三篇),僅供參考,特的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性教性教選篇

【篇一】聲音的案幼案范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難點

音調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響度的兒園大小跟物體振動的振幅和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調、初中響度和單色三者的物理文精區別。

教學準備

師:收錄機、聲音聲音樂器(電子琴、小鼓等)、鋼尺、發音齒輪、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機及喇叭

生:自帶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鋼尺、塑料尺等)、音叉

教學步驟

一、引入新課:(創造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約??4??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用收錄機播放一曲交響曲。(如《命運》交響曲)

2.講述:同學們剛才欣賞到的震撼人心的樂曲,表達了人們與命運抗爭,在逆境中奮進的精神。有的地方音調低沉,有的地方單調高昂;有時聲音大,有時聲音小;有鋼琴和其它樂器組合演奏出了偉大的樂章。為何能奏出如此變化多端的曲子來呢?學了這節課后,同學們將知道其中的奧妙。

教師板書出課題:“聲音的特性”????1.欣賞樂曲,受到強烈的音樂感染。

2.聽講,產生探究聲音奧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調:(讓學生體驗探究的基本過程,但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約?16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演示:拿出一個樂器(用簡易的兒童樂器也行,沒有樂器可用實驗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調高低不同的音符。

講述:剛才同學們聽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們也知道,按動鋼琴的琴鍵,從左到右,音調逐漸增高。我們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板書音調的定義。

2.探究:

(1)提出問題:問學們不僅知道了音調有高低,還能分辨高低音,那么音調為什么有高低呢?它的高低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2)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隨堂學生實驗):同學用自己手邊的器具,能想辦法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嗎?

大家能拿出既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又便于觀察的方案嗎?

引導有些小組進行教材中的方案(其他方案也行)。如p19圖1.3-1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鋼尺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3)分析和論證: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引導學生分析:鋼尺振動的越快,發出的音調越高;鋼尺振動的越慢,發出的音調越低。

3.演示:先介紹發聲齒輪,請一位學生上臺觀察在同一軸上的幾個發聲齒輪的齒數,并告訴全體同學,每個齒輪的齒數不同。

!!轉動齒輪,用塑料硬片接觸齒輪的齒,使塑料硬片振動發聲。讓學生注意觀察,硬片接觸不同齒數的齒輪時,發出的聲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個高?哪個低?

引導學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觸齒數多的齒輪時,振動快,發出的音調高;接觸齒數少的齒輪時,硬片振動慢,發出的音調低。

4.講述:可見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是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決定著音調的高低。“物理學中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頻率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的單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板書結論。

由演示得出:音調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5.提問:昆蟲飛行時翅膀都要振動,當蝴蝶和蜜蜂從我們背后飛過時,為什么我們憑聽覺能發現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現飛行的蝴蝶?

講述: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是有一定的范圍的。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在20hz到20000hz之間。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人們把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提問:為什么有些聲音在人們毫無察覺時,貓、狗就已經警覺地聽到了?

教師簡要介紹一些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發聲頻率范圍與人的差異。并擴展介紹超聲、次聲現象及其廣泛的應用,有些情況下也存在危害。

6.?演示:觀察聲波的波形

將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觀察不同頻率音叉聲音聲波的波形。再將男女同學的聲音信號輸入,比較波形。????1.學生聽音而且指出音的高低。(學生音樂課具備這樣的常識)

獲得對音調高低的感性認識后,了解音調的定義。

2.?探究

(1)思考,進行猜想。(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根據平時自己對聲現象的觀察,發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管學生的看法如何,教師都應該表揚、鼓勵,倡導大家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2)學生積極地嘗試各種辦法,有的可能用鋼尺、塑料尺撥動,有的可能有長短、大小不同的筆筒吹,有的可能敲動不同的物體、不同的部位。

學生篩選出方案。

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注意聽聲、觀察。

(3)比較、分析,認識到音調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

3.學生觀察器材、弄清原理,認真聽聲、作出比較。

分析、比較,再次認識到音調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為后面的歸納打下基礎。

4.聽講,這里是學習物理學第一個引入了物理量,認識到引入物理量總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意義,認識到頻率這個物理量的意義和定義、單位及單位的符號。

歸納。作好記錄。

5.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習小組間有不同看法也可以爭論。

聽講。了解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概念。

學生可自由舉手發言,然后教師小結學生發言,并作明確解答,擴展知識,活躍思維。

學生也可以舉一些自己了解的超聲、次聲現象及其應用。

6.觀察。獲得“單調與振動頻率有關”的感性認識。

三、響度:(繼續探究活動,鍛煉學生大膽嘗試、大膽實驗的精神)(約?12?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演示:用一面小鼓或音叉,輕敲和重敲讓其發出聲音。問:同學們聽出聲音有何不同?

講述:物理學中,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板書響度的定義。

2.探究:

(1).提出問題: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2).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如p21圖1.3-4所示,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彈開的幅度。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

(3)分析和論證:比較不同響度的情況下乒乓球彈開的幅度。引導學生分析:音叉的響度越大,乒乓球彈開的幅度越大;音叉的響度越小,乒乓球彈開的幅度越小。

3.演示:關于響度跟振動的振幅的關系,除了以上所述的實驗外,在紙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變音量大小;用敲擊音叉將盛在盤內的水濺出等實驗都可以觀察,效果也很好。但在實驗時要注意可見度,如果可見度不佳,可請后面的同學上講臺來自己做,做后大聲地告訴全班同學。

4.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并板書結論。

5.演示、補充:拿出鬧鐘讓同學們聽。前排同學可以清晰地聽見鬧鐘滴答的聲音,后面幾排的同學幾乎聽不見。表明:響度還跟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1.觀察、聽音,然后回答:聲音的強弱不同(或聲音的大小不同)

了解響度的定義。

2.探究:

(1)思考。提出猜想。

(2)設計實驗:除了教材中的實驗方案,有其它實驗方案更好。提倡學生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案。

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3)比較、歸納。認識到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3.觀察演示實驗或上講臺進行實驗。對實驗方案有創新的同學給予很好的評價。

4.了解振幅的意義和定義。

在實驗基礎上,在老師引導下歸納出結論: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響度跟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物體的振動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5.觀察、了解。

四、音色:(通過體驗和事例,認識音色這個特征)??(約?5??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演示:用不同樂器(如電子琴、吉它、音叉等等)發出同一音調的聲音。大家閉上眼睛能辨別出來嗎?

找四個同學在后面分別念一首詩,能指出是哪一個同學嗎?

講述:除以上音調、響度外,音色也是樂音的一個特征。板書出“音色”這個概念。

不同的樂器的音色不同,演奏同一曲子,我們可以聽出差別。不同人說話的音色不同,所以就有了“聞其聲而知其人”。

2.演示:觀察波形

將話筒接在示波器的輸入端,用不同的樂器對話筒發出相同音調的聲音,例如都發c調的1(dou),比較各波形有什么不同。?????1.聽聲音、參與活動。

聽講。甚至有些同學的思維得到擴散,“我們能聽出敲桌子聲和打碎玻璃聲,是因為音色不同嗎?”“在家里,我還能辨出爸爸、媽媽的腳步聲,是因為音色不同嗎?”等等,教師給以肯定。

2.?觀察波形。對“不同樂器音色不同”獲得感性認識。

五、簡單小結(鞏固本節的知識點)???(大約??2?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了樂音的三個特征,即音調、響度和音色。恰當的樂音給人以精神上的調節,藝術上的享受,激勵人們奮發向上。通過本課學習,希望同學們知道:

1.什么是音調?音調是由什么因素決定?

2.什么是響度?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人們能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是根據樂音的哪一個特征?

回顧本節內容,回答。

六、課堂練習: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深對聲音特性的理解,鞏固基本知識和技能。(約6分鐘)

練習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出示題目,引導學生思考、分析。

1.雷雨季節,有些小孩害怕雷聲,是因為雷聲的?(?)

a、頻率很高????b、振幅很大

c、響度很大????d、音調很高

2.“震耳欲聾”反映了聲音的______很大;“聲音刺耳”反映了聲音的______很高;我們能夠分辨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______不同.

3.馬戲團的訓狗員,在舞臺上用一種特殊的信號訓狗,觀眾完全沒有察覺,狗卻準確的聽從信號做各種動作。試說一說這其中的奧妙?

1.根據對雷聲的體驗回答問題。

答案:c

2.根據對生活的觀察和教學中對音調、響度和音色區別的認識,得出答案。

答案:響度,音調,音色。

3.經過小組討論,利用人與動物聽聲的頻率范圍的差異回答。

答案: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大約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聽到的聲音范圍遠比人耳聽到的范圍大,使從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聽到人聽不到的高頻率的聲音,馴狗員用的是超出人的聽覺范圍但在狗聽覺范圍內的信號。

七、課后延伸練習

p21“想想議議”

(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動頻率低于20hz,蚊子的翅膀振動頻率在500~600hz。蝴蝶的翅膀振動頻率低于人的聽覺頻率范圍,而蚊子的翅膀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所以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聽到了討厭的蚊子聲。)

板書設計

【篇二】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初二物理試題:聲音的特性

聲音的特性單元檢測題(含答案)

1.人耳聽到聲音的物理過程:發聲體振動聲音在介質中以_______形式傳播人耳接收到聲波引起_______。事實上人聽到聲音是由兩條路線傳入內耳的,即空氣傳導和_______。

2.樂音的三個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音色。音色是聽覺所感受到的聲音的特色,它是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_______能夠辨別不同的樂器或不同的人。

3.音調是反映聲音的_______。音調跟發聲體振動的_______有關,頻率越高,音調_______。

4.響度表現為聲音的_______。響度跟發聲體的_______和距離_______有關,振幅越大,響度_______,距離發聲體越遠,響度_______。

二、課堂互動

活動1:體驗與思考:

手耳并用。請利用手邊的器材(包括老師提供的器材及學生自帶的樂器)來發出盡可能多的聲音,仔細傾聽,嘗試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聲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小組合作填寫下面的空。

有的聲音_______,有的聲音_______,有的聲音_______,有的聲音_______,有的聲音_______,有的聲音_______,有的聲音_______等等。

小組討論:聲音的音調是指上面的哪些?聲音的響度是指上面的哪些?總結一下音調和響度的定義。

音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音為什么會有不同呢?研究問題要追根求源,從本質入手。回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物體的振動會有什么不同呢?用手勢相互之間來表示表示。有的振動_______,有的振動_______,有的振動_______,有的振動_______。

振動是怎樣決定聲音的響度、音調的呢?下面我們來探究:

知識點(一)音調

探究1: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請大膽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

先分組實驗,思考后回答問題

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生音調,音調的高低與什么有關,有什么關系?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律?

總結:聲音的音調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2:閱讀課本19-20頁音調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什么叫頻率?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問題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簡稱:符號:

問題3.物體振動得快慢、頻率跟音調的 關系是什么?

問題4.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什么?

問題5.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

問題6.生活中你對超聲波、次聲波了解多少?能說出它們的一些用處嗎?

思考1:振動會發出聲音,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響度

探究2: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參考課本21頁探究,請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們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并觀察發聲體的振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律?

總結:聲音的響度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1:振幅是確定響度的唯一因素嗎?

實際中,響度還跟聽者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越小。(因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越到遠處越分散。)

拓展2:日常用語中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時有人說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調;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卻是聲音的響度。物理學中的用語要求清楚準確,含義惟一,不能產生歧義(音:qy),所以在物理語言中,聲音的高低只用來描述音調,而用聲音的大小來描述響度。

活動3:播放錄音:蚊子和老黃牛的叫聲。

討論:蚊子和老黃牛的叫聲相比,哪個音調高?哪個響度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習1:一個男低音放聲歌唱,一位女高音輕聲伴唱,誰的音調高?誰的響度大?

知識點(三)音色

探究3:聲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活動4:耳朵辨樂器。

播放錄音:梁祝1(古箏演奏)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學們辨別是何種樂器演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5:耳朵辨人。

請后面的兩名同學讀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前面的同學說出朗讀者的名字。

請同學們討論,我們為什么能夠區分不同的樂器的聲音,不同人發出的聲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quality)。

總結:音色與什么因素有關?

音色和發聲體的、有關

活動6:按照p23想想做做,先想一想,后做一做。

點撥: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并播放,自已聽起來不像是本人所發出聲音。這是因為錄音機錄下的說話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我們聽自己發出的聲音,主要是通過骨傳導的方式來傳遞的。由于空氣和骨頭是不同的介質,所傳播聲音的音色發生改變,聽起來感覺也就不一樣了。

活動6:閱讀科學世界,了解樂音和樂器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1、聲音的音調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聲音的響度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音色與什么因素有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達標檢測

1、請解釋下面幾句話中的聲音各指的是聲音的哪個特征?

(1)對不起,請您講話聲音高一點(2)李寧唱歌的聲音真好聽()

(3)電鋸發出的聲音很尖,很刺耳()

2、有經驗的養蜂人根據蜜蜂飛行時發出的聲音就可以判斷蜜蜂是采了花粉回來還是出去尋花源,是因為蜜蜂飛行時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的()不同。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輕敲與重敲同一鑼面時,音調、響度、音色中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聽見說話和敲門聲之后,根據什么沒有 將門打開()

a.說話聲的響度 b.說話聲的音調

c.說話聲的音色 d.敲門聲音的不同

5、拿一張硬紙片,把它的一頭伸進自行車輪的輻條中間,然后轉動車輪,就會聽到紙片振動發出的聲音。當減慢車輪轉速 時,你能聽到()

a.音調變高 b.音調變低 c.響度變大 d.響度變小

6.我們能聽到蜜峰飛行發出的聲音,卻聽不到蝴蝶飛行發出的聲音,這是由于它們發出聲音的()

a.音色不同b.音調不同 c.響度不同d.振幅不同

7.用吉他和笛子同時演一支曲譜,一聽聲音就能區分別是吉他聲還是笛子 聲,這是因為吉他和笛子聲的()

a.音色不同b.音調不同c.響度不同d.音色和音調都不同

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歌唱,為他輕聲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男歌手的響度大,女歌手的音調高 b.男歌手的響度大,女歌手的音調低

c.男歌手的音調高,女歌手的響度大 d.他們的響度一樣大

9.養蜂人分辨蜜蜂是飛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根據是()

a.蜜蜂翅膀振動的頻率b.蜜蜂翅膀振動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動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動的數量

10.關于聲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頻率越大,響度越大 b.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c.不同發聲體它們的音色不同 d.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四、走進中考:

1.(201x年寧夏)如圖1所示,在四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內裝有質量不等的同種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四個玻璃杯,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a.音調b.振幅

c.音色d.響度

2.(201x年上海)使用mp3時,調節音量按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a.響度b.音調c.音色d.頻率

3.(201x年廣州市)根據下圖所給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蝙蝠可以發出頻率為400hz的聲音

b.人能聽到蝙蝠發出的所有頻率的聲音

c.人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發聲頻率范圍要大

d.15hz的聲音只要振幅足夠大,人耳是能聽到的

走進中考參考答案

1.a2.a3.c

物理網初中頻道

【篇三】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八年級物理第三節聲音的特性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2.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

2.初步體會探究中的設計實驗與分析論證這兩個環節。

3.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學生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的品質。

教學重點:

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

決定音調、響度的因素。

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

鋼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細繩)、鐵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錄音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聲音各種各樣,千差萬別。其中有許多聲音讓我們感到悅耳、動聽。例如:音叉發出的聲音、人歌唱的聲音、各種樂器的演奏聲等,它們都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物理學中把這類聲音叫做樂音。請同學們注意聽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獨唱曲、女高音獨唱曲),比較這兩支歌曲的演唱風格有什么不同?

提出問題: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低,聲音為什么會有音調高低的不同呢?

二、新課教學

1、[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

每組的實驗臺上備有鋼尺,請同學們想辦法使鋼尺發聲。

設計實驗: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

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短一些,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發聲時振動得快慢及聲音的特點。

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一些,再次撥動,注意要使鋼尺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得快慢和發出的音調。

進行實驗: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短時,鋼尺振動得較快,聲音尖而細。

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時,鋼尺振動得慢,聲音粗。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振動得較快,音調高;振動得慢,音調低。

2、請同學們閱讀教材20頁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投影]

(1)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什么叫頻率?

(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

(3)物體振動得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

(4)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什么?

(5)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

3、[演示]觀察聲波的波形

簡單介紹示波器的作用:

在這里,我們要用示波器顯示聲波的波形。

(1)通過示波器觀察兩個頻率不同的音叉發出聲音的波形,比較不同頻率的聲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別。

(2)通過示波器觀察不同的男女同學發出聲音的波形,比較男女學生聲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實驗結論:

(1)兩個頻率不同的音叉發出聲音的波形相似,但頻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學生聲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學的音調比男同學高,波形就密一些。

輕敲和重敲同一個音叉(即頻率相同的音叉),音叉發聲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輕敲音叉時,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時,波形的幅度大。但兩種情況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4、[想想議議]

振動會發出聲音,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師生共同活動,總結上述問題]

蝴蝶的翅膀一秒鐘振動不超過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鐘振動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動的頻率低于人耳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當然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在人耳的聽頻范圍內,人耳就能聽到蚊子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

5、提出問題: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怎樣才能使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更響?

猜想與假設:應該使物體振動的幅度大一些。

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1)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小,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小,音叉振動的幅度小;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大,音叉振動的幅度大。

(2)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可知,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物體振動的幅度叫振幅。物體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就越大。實際中,響度還跟聽者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越小。(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原因:因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越到遠處越分散。)

[演示]音調和響度的關系

討論:蚊子和老黃牛的叫聲相比,哪個音調高?哪個響度大?

6、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但是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即便音調相同,我們還是能夠分辨它們。這表明在聲音的特征中還有一個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

2.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3.響度是由發聲體的振幅決定的。

4.不同的發聲體具有不同的音色。

【篇四】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3.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教學重點】

1.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教師準備】

音叉、小錘、鐵架臺、帶有細線的乒乓球、水槽、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里,請舉例你聽到過哪些聲音?

引導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

二、進行新課

(一)聲音的產生

1.讓學生感知比較說話與不說話時喉嚨部位的情況。

2.觀察比較按緊的直尺不發聲與撥動發聲時的情況。

3.讓觀察比較拉緊的橡皮筋發聲與不發聲時的情況。

4.教師演示:發聲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物理研究方法指導:轉化法)。

師生總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5、引導解決:

a.指導學生看教材12頁圖1.1-1、13頁1.1-2,是什么物體在發聲?為什么會發聲?

b.我們能把聲音記錄下來嗎? 學生自學p13課本,教師指導。

(二)聲音的傳播

1、演示:(沒有器材,教師講述)

a.把正在響的鬧鐘放進玻璃罩中,聽聲音的情況。

b.用抽氣機往外抽氣,聽聲音的變化情況。

結論:真空不能傳聲。

2、哪些事實或實驗說明固體、液體、氣體能夠傳播聲音?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方案一:把正在響的鬧鐘用塑料袋包住,放進水中,聽聲音的情況。

方案二:在水中,敲擊兩塊石頭,旁邊的人能聽到聲音。

方案三:一同學輕敲課桌一端(或把鬧鐘放在課桌一端),另一同學把耳朵貼近課桌的另一端,聽聲音的情況。

得出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

學生自學p15第一自然段。

在黑板上畫水波。(物理研究方法指導:類比法)

指導學生看圖1.1—6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

提出問題:平時我們說話時,一張口,馬上就聽到聲音了。那么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點撥)

教師預備:1.百米比賽時,計時員是怎樣計時的呢?為什么?

2.對著高墻或山崖喊話,能馬上聽到回聲嗎?

3.看煙花時,一看見煙花爆炸,就能聽到聲音嗎?

(雷電時,為什么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呢?)

共同歸納: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聲音是以一定的速度傳播的。

介紹資料、指導讀表:《一些介質中的聲速》

學生討論:在讀表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特點?(教師指導)

1.150c時,v聲=340米/秒 250c時,v聲=346米/秒;

2.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 3.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三、課堂小結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介質(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 150c時,340米/秒(空氣)

四、作業布置:

第二節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應用.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加強物理與生物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從而培養學生間的綜合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我們自己是如何聽到聲音的”,體現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邊的物理”的思想,從而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的能力.

2.學會關心他人,特別是關心殘疾人.

●教學重點

1.人類聽到聲音的“物理過程”.

2.骨導的原理.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用具

音叉(若干個)、人耳的構造掛圖、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二、進行新課

(一)人耳的構造

1、出示人耳的構造掛圖.

2、分組討論人們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

3、耳聾是怎么回事?

神經性耳聾和非神經性耳聾:由于聽覺神經損壞而導致的耳聾為神經性耳聾;由于聲音的傳導發生了障礙(如鼓膜、聽小骨損壞)而導致的耳聾為非神經性耳聾,神經性耳聾不能治愈,非神經性耳聾可以治愈。

4[想想做做]課本第17頁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道理?

(二)、骨傳聲.

(三)、科學世界——雙耳效應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聲音傳播的兩種途徑:

(1)空氣傳導

(2)骨傳導

2.雙耳效應

四、布置作業

1.把動手動腦學物理第2題寫在作業本上.

2.布置學生下一節課帶樂器。

3.查閱資料了解雙聲道立體聲.

五、板書設計

第三節 聲音的特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聲音的特性.

2.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2.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學生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的品質.

2.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的意識.

●教學重點

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關因素.

●教學難點

探究決定音調、響度的因素.

●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

鋼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細繩)、鐵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二、進行新課

(一)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

1、學生分辨1、2、3、4、5、6、7音調的高低

2、實驗:鋼尺在桌面振動時,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結論:

3、請同學們閱讀教材20頁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什么叫頻率?

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

3.物體振動得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

4.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什么?

5.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

6.生活中你對超聲波、次聲波了解多少?能說出它們的一些用處嗎?

4、觀察聲波的波形、簡單介紹示波器

【篇五】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課題: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音調、響度和音色是聲音的三個特征。

2.常識性了解音調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響度的大小跟物體振動的振幅和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3.知道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教學重、難點解析

重點

【篇六】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聲音的特性》教案設計

【課題】

聲音的特性

【教材依據】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物理第一章第三節

【教學設計思路及方法運用】

本課是聲學中比較重要而且難度較大的一節課,對于“音調”“響度”和“音色”這三個概念的區分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物理概念的建立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要避免把概念直接灌輸和強加給學生。依據新課程理念,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樂器將樂音的這三個特性展現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通過演示實驗、師生討論、學生展示、閱讀理解、練習鞏固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經歷探究過程,體驗探究樂趣,從而全方位實現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聲音的特性.

2、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探究實驗,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2、通過對樂音的感性認識,產生探究樂趣,在研究中學習理論知識后,再用來解釋相關的自然現象,從整堂課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和運用物理知識的意義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物體發出聲音的豐富多彩,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2、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物理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會加以區分。

【教學難點】

音調和響度的區別

【實驗器材】

演示用:手風琴、口琴、豎笛、吉他、單擺

學生實驗:個別同學自帶樂器

【其他教學資源】

多媒體教學設備及相關課件

【教學流程圖】

【板書設計】

三、聲音的特性

1、音調----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

頻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單位:hz

次聲波 人耳聽覺范圍 超聲波

20hz----0hz

2、響度----聲音的強弱----與振幅有關

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

3、音色----聲音的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課

1、組織教學:同學們好!今天能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我感到非常高興。但愿在這節課上,大家不但能學到知識,更能收獲快樂。

2、手風琴演奏 學生隨琴聲模唱音階。

(手風琴音域寬,到達高音區后學生難以跟上,活躍氣氛,激發興趣。)

提出問題:大家為什么跟不上了?(聲音太高了)

3、導出課題:對了,聲音是有“高、低”的區別的,在物理學里,我們就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板書)

我們平常聽到的聲音是千差萬別的:小號聲高亢嘹亮,雙簧管甜美圓滑,小提琴柔和纖細,大提琴低沉渾厚……那么,聲音除了音調不同之外,還有哪些基本特性呢?讓我們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板書課題“三 聲音的特性”)

二、民主導學

1、音調:

(1)剛才我們已經感受到聲音是有高低的,我們這里所說的音調指的就是聲音的高低(板書)。

(2)為什么有些音高而有些音比較低呢?音調的高低是由什么決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a.看一看:拆開手風琴,取出一排簧片,學生觀察:有的簧片長,有的簧片短,它的排列很有規律。

b.試一試:用小刀撥動長短不同的簧片,仔細聽,發現長的簧片發出的聲音低,短簧片發出的聲音高。

c.演示:單擺的線越長,擺動得越慢。

d.提示:通過剛才的現象你聯想到了什么?

e.學生回答,老師引導,共同概括: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單位是hz(板書)

根據上述經驗:手風琴的簧片越長越厚,振動時頻率 越慢 ,發出的聲音就 越低 ;相反,如果簧片越短越薄,振動時的頻率 越快 ,發出的聲音就會 越高 。

(3)驗證:其它樂器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也是這個道理嗎?

口琴:同手風琴,簧片越長而厚,振動頻率越慢,發出的音越低。

豎笛:通過手指堵按不同的音孔改變空氣柱的長短,從而發出了高低不同的音。

吉他:要求學生彈幾個不同音調的音,其他同學觀察思考:他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發出高低不同的音呢?(通過弦的長短或粗細以及松緊都行。可以聯想其它弦樂器:二胡調弦及演奏過程;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區別等)

概括:管樂器、弦樂器,包括有些打擊樂器(如編鐘、木琴、架子鼓)都是通過改變發聲體的振動頻率來發出不同音調的音的。

(4)示波器:看看音調不同的音的振動情況。(多媒體演示)

(5)拓展:表現力非常豐富的鋼琴被人們稱為“樂器之王”,它有88個琴鍵,音域很寬,幾乎包含了音樂中使用的所有音。那么,有沒有比它的音更高或更低的音呢?

感受:20hz----20000hz的純音(多媒體播放)

老師概括: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音是人們的聽覺能夠感知到的聲音,如果頻率低于20hz,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就叫超聲波,這兩種聲音是人耳聽不到的。(同時板書)

學生閱讀:課本p20第二、三、四段,了解超聲波和次聲波。

過渡:鋼琴的表現力豐富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音調范圍廣,還由于它的每個音在發聲時還有強弱的不同,鋼琴剛剛發明問世時它的英文名字叫“pianoforte”,就是強和弱的意思,那么音的強弱區別在物理學里叫什么呢?------響度

2、響度:

(1)響度,即聲音的強弱。(板書)

(2)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a. 學生演示:在吉他上用不同的力度撥動同一根琴弦。

b.引導學生討論發現: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師板書后演示口琴上響度不同的音,并告訴學生,在音樂教學以及生活中,人們所說的音量指的就是響度,以加深學生理解。

(3)練習加強:

①一位男低音歌手在放聲歌唱,另一位女高音歌手在為他輕聲伴唱,他們中 的音調高, 的響度大。

②有位同學在參加器樂比賽前,先要把二胡兩根弦的松緊度調節好,這個過程他是在調節琴弦發出聲音的 ;他演奏時摁著二胡弦的左手在上下不同的位置移動著是在改變聲音的 ,他右手拉弓時非常動情,用力時大時小,這又是在控制聲音的 。(選填“音調”或“響度”)。

提出新的問題:拉二胡的同學和另一位彈鋼琴的同學演奏了同一支曲子,可觀眾一聽便知道是哪種樂器在演奏,他們是靠什么辨別聲音的呢?

3、音色:

(1)游戲:猜樂器(學生現場演奏或多媒體播放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讓其他學生辨認)

(2)概括:你能聽出不同樂器的聲音,并不是依靠音調和響度,而是依據另一個聲音的特性,那就是“音色”。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人的發聲器官都有著一定的區別,所以發出的音色就不同。“小沈陽”能模仿其他歌手唱歌就是在模仿他們的音色。電子琴可以調出各種樂器的聲音也是靠模仿各種樂器的音色實現的。

三、檢測導結

1、鞏固練習:

2、反饋激勵:

3、結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探究了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因素有關,認識了聲音的三個特性,感受到了多種樂器發出的優美動聽的聲音,最后就讓我們在一段美妙的樂曲聲中再次感受一下不同音調、響度和音色的樂音帶給我們的聽覺享受吧。

(民樂欣賞)

謝謝大家的合作,祝大家學習進步,再見。

【篇七】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一.音調

1.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快慢有關。

2.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3.超聲波:高于0hz的聲音。

次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

二.響度

1.響度:指聲音的強弱。

2.響度與振幅有關。也與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三.音色

我們能聽聲辯物是根據音色不同。

【篇八】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聲音的特性》練習題推薦

1.聲音的特性有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

2.音調是指_________,與_________有關,關系是________。

3. ________叫率,單位是______,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_________。

4.超聲波是指頻率范圍_________,次聲波是指頻率范圍_________。

5_________叫響度,響度與_________有關,還和_________有關。

6.不同的發聲體________不同。仔細觀察教師演示實驗,說出聲音特性

讀課本圖,分析,歸納。

自主學習總結1.將自主學習的內容歸納總結

2.將自主學習中的問題做好記錄以便交流討論

3.將你自主學習新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探 究 性 問

1.小明在表演拉小提琴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因_______而發聲,小明不斷用手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聲音的______.

2、往熱水壺中灌水時,可以根據聲音______ 的變化來判斷水是否灌滿,看電視時調節音量實質是改變聲音的______。

3.聲音在傳播過程中 ( )

a 音調會逐漸降低 b 響度會逐漸減小

c音色會逐漸改變 d 音調響度音色都會改變

4.小沈陽在春晚小品不差錢中模仿刀郎的聲音,主要是模仿刀郎歌聲的( )

a音速 b 音調 c 響度 d 音色

5.用一張硬紙片在木梳上劃過,一次慢些,一次快些,則兩次所發出的聲音( )

a音調不同 b 響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三者都不同

6.男中音放聲歌唱,女高音輕聲伴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男中音響度大音調高 b 男中音響度小音調低

c女高音響度小音調低 女高音響度小音調高

【篇九】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

②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③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學習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②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具體問題;

③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初步的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身邊物理學道理,樂于參與觀察、實驗、探究活動。

②有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③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研究樂音的音調和響度各與什么因素有關;

(2)學習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難點:感知樂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決于發聲體本身;

教學資源

(1)分組探究實驗器材:鋼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間距可調)、硬塑料片、齒的疏密明顯不同的兩把木梳

(2)演示實驗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鐵架臺、細線懸吊的乒乓球、固有頻率不同的音叉兩個、音叉錘、示波器、話筒

(3)部分學生備的樂器:口琴、小提琴兩把、長笛、手風琴、薩克斯管等

(4)多媒體顯示屏及反饋練習

板書設計(多媒體顯示)

三、聲音的特性

含 義

決 定 因 素

相 關 問 題

音 調

聲音的高低

發聲體振動的頻率

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

單位:赫茲(hz)

人的聽覺頻率范圍:20hz-0hz

超聲波與次聲波

響 度

聲音的大小

發聲體振動的振幅

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

音 色

聲音的特色

發聲體本身的材料、結構

音色是辨別不同發聲體的依據。

課堂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及主要語言

學生活動

說 明

導入新課

復習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

敲擊“水瓶琴”發出音調不同和響度不同的聲音。由此引出聲音有不同的性質特點,而導入新課。

進行新課

一、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

引導學生從聲音的產生認識到聲音的性質特點應與發聲體的振動情況有關,并根據已有的經驗對音調的高低會與振動的什么因素有關作出猜想。

讓學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設計實驗,使物體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物體發聲時的振動情況有什么不同,驗證自己的猜想。

鼓勵學生交流探究實驗的方案和結果,引導全班學生對結果進行評估。

引導學生歸納實驗探究結果,判斷實驗結果是否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提出問題:蝴蝶飛去飛來,靠的是翅膀的振動,蚊子也是,可為什么我們聽得到蚊子的嗡嗡聲,卻聽不見蝴蝶的聲音呢?

給出蝴蝶和蚊子翅膀每秒振動的次數,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20頁,達到正確解答上述問題。

引導學生交流:閱讀課文第20頁還了解到什么?對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應用了解多少?

二、響度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引導學生分析前階段的探究實驗中,是否也發現了能說明響度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一些現象和事實?交流實驗現象和判斷結果。

對學生實驗認真,觀察仔細,的科學態度給予贊賞。

演示課本p21、圖1.3-4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種情況下音叉發聲的響度和乒乓球被彈開的距離,歸納探究結果。判斷探究結果是否證實了先前的猜想。

三、音色

組織學生做游戲。請幾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樂器都演奏c調的“1”和“3”,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只用耳朵聽,看能否辨別出是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夸學生辨別準確。)

提出問題:你是怎么辨別不同的發聲體的。

教師歸納: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別不同發聲體的依據。鼓勵學生列舉自己熟知的憑音色辨別不同發聲體的事例。

用示波器分別顯示音叉發出的不同音調、不同響度的聲音信號波形以及不同樂器用相同的音量都發c調的“1”的聲音信號波形。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波形的不同特征。

用示波器觀察學生(男女各一)說“我喜歡物理”的聲音信號波形。

歸納小結

1、學生小結。

2、課堂練習反饋。

3、組織學生演奏、欣賞樂曲《歡樂頌》。

布置作業

舉手回答

加深對聲音的不同性質特點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

回想所聽到過的高低不同的聲音及發聲體相應的振動情況。猜想:音調的高低可能與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明確實驗目的,兩人一組合作進行探究實驗,觀察分析實驗現象,作出判斷。

學生舉手答問,其他學生討論、再驗證、評估。

舉手發言。

學生交流猜測。

自學并積極思考,相互交流,討論、作答。

積極舉手回答,匯報自學成果。展現自己的科學素養。

學生分組討論、再實驗,并舉手作答,其他學生評估。

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積極舉手作答。

積極參與做游戲,判斷每次發聲的樂器是什么樂器,集體回答。

舉手回答

分組討論,踴躍舉手作答。

觀察比較不同聲音的波形,集體回答判斷結果。

積極參與活動,認真觀察比較波形的不同。

創設情境,讓學生對聲音的不同特性產生研究的興趣。

嘗試根據已有經驗和知識對問題的結果提出猜想。

嘗試設計科學探究的方法,選擇所需的器材。體會通過觀察和實驗收集數據、整理信息。

培養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評估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用學生熟知的現象提出問題,教育學生觀察生活、服務生活。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指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自然現象。

培養歸納概括能力。檢查學生平時搜集資料、對技術應用的關注情況。

及時給予鼓勵,益于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從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的能力。

形式多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培養學生發現身邊的物理,聯系生活實際的能力。

利于形象深刻地理解聲波

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能增強學生對樂音特性的理解和感受,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案例(聲音的特性):

一、引入新課:

師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靠什么傳播?

生答:聲音是由于發聲體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師:出示一些裝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擊它們會發出聲音。

師問:啤酒瓶發出的聲音相同嗎?聽起來有什么不同?

(敲擊啤酒瓶發出“1,2,3,4,5,6,7,i”的聲音,讓學生仔細聽并討論后再回答。)

生答:不同啤酒瓶發聲的高、低不同。

(同上法,輕敲啤酒瓶發聲。)

師問:這次啤酒瓶發出的聲音與上次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比上次的聲音小。

師:聲音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聲音有高低之分,有大小之別,還有不同的特色。人們用音調、響度和音色來分別描述聲音的這些不同性質。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聲音的這些性質。

板書: 三、聲音的特性

二、教授:

師問:聲音是由于發聲體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性質特點應與發聲體的振動情況有關。那么,音調的高低是與發聲體振動的什么因素有關呢?

(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所聽到的聲音的高低、所看到的發聲體的振動情況,作出猜想,并給一定的時間討論)

生甲答:音調的高低可能與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因為小提琴發出高音的弦振動得比較快。

生乙答:唱歌發高音時,聲帶振動也比較快。所以音調的高低應該與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

(學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種多樣,甚至有錯誤的,但沒關系,學生可以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也需要用實驗事實來糾正自己的錯誤。教師就是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作出設想,勤于探索實踐的精神。)

師:同學們可以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設計實驗,讓物體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物體發聲時的振動情況有什么不同,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說說你的實驗方法和結論,供大家討論交流。

生甲答:我們用硬塑料片撥動疏密不同的木梳齒,撥動密齒時,塑料片振動快,發聲音調高。

生乙答:我們把橡皮筋拉緊后撥動它,發現橡皮筋被拉得越細時,振動越快,發聲音調越高。

生丙答:我們按書上的方法,把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發現鋼尺伸出桌邊較長時,振動較快,發聲音調較高。

(教師和學生對不同的方法和結論共同討論、評判、再驗證,達成共識,得出較科學的結論。)

師問:通過以上研究,哪位同學能概括得出的結論?

生丁答:音調的高低取決于發聲體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得快,發聲音調高,振動得慢,發聲音調就低。

師:物理學里,用頻率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發聲體振動快的,頻率大,音調高;振動慢的,頻率小,音調低。所以,頻率的大小決定音調的高低。

師問:我們知道蝴蝶飛去飛來,靠的是翅膀的振動,蚊子也是,但我們聽得到蚊子的嗡嗡聲,卻聽不見蝴蝶的聲音,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稍停、讓學生猜測、交流,更多的學生會不知其解。)

師:我給大家提供一組數據:蝴蝶翅膀每秒振動5-6次,蚊子翅膀每秒振動500-600次。為解答這一問題,同學們還需要了解:什么叫頻率?它的單位是什么?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有多大?請閱讀課本第20頁的內容,看誰能盡快完整地回答。

(學生閱讀并交流。)

生答:因為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動5-6次,頻率低于人的聽覺范圍,所以人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聲。而蚊子翅膀每秒振動500-600次,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人能聽到蚊子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

師:回答的很好,我們向他表示祝賀。

師問: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第20頁還了解到什么?

生甲: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

生乙:動物的發聲頻率范圍不同。如貓和狗發聲頻率較低,在人的聽覺范圍內,人能聽見;而蝙蝠和海豚的發聲頻率很高,可以發出人聽不到的超聲波。

生丙: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也不同,有的對低頻聲波反應靈敏,有的對高頻聲波反應靈敏。大象就是對低頻聲波反應靈敏,使用次聲波交流的。

師:很好。次聲波和超聲波有哪些應用,你了解嗎?

生甲答:人們可以通過探測地震、臺風、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發生前輻射出的次聲波,來預測、預報它發生,以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生乙答:醫學上可以利用超聲波進行診斷和治療。如b超檢測、超聲碎石等。

(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踴躍。)

師:超聲波和次聲波在醫療技術、工業生產以及各種探測等諸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同學們課后可以進一步收集資料并撰寫小發表、交流。

師問:在研究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中,你是否在不經意中也發現了一些現象和事實,能說明聲音的大小——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生甲答:我們撥動橡皮筋發聲時,發現撥動的幅度越大,橡皮筋發聲的響度越大。說明響度大小應該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

生乙答:我們把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邊一定長度,用不同的力撥動鋼尺,發現鋼尺振動幅度較大時,發聲的響度較大。

師:同學們的確是實驗認真,觀察仔細,有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請同學們再觀察一個實驗:將發聲的音叉接觸懸吊著的乒乓球,比較輕敲和重敲音叉兩種情況下,音叉發聲的響度和乒乓球被彈開的距離。你觀察到什么現象?

(教師演示實驗。實驗條件許可,也可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

生答:重敲時,音叉發聲響度大,乒乓球被彈開的距離大,表明音叉振動的幅度大。

師問:分析以上各實驗現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

生答:上述各實驗說明: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師: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振動的幅度叫振幅。可見,發聲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我請幾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樂器都演奏c調的“1”和“3”,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只用耳朵聽,看能否辨別出是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好嗎?

(事先請幾位同學準備好口琴、小提琴、笛子、薩克斯管等,有三、四樣最好。學生幾乎都能靠聽聲音,辨別出各種樂器。)

師問:(非常驚奇地)你們怎么辨別得如此準確?是怎么辨別的?

生答:不同物體發聲有不同的特色,只要你曾經聽過這些物體發出的聲音,知道它的聲音特色,再次聽到時就能辨別出來。

師:對,說得好。由于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的聲音有不同的特色,也就是聲音的音色不同。人們通過聽聲音來辨別不同的發聲體,就是靠音色來辨別的。

師問:哪位同學能舉出人們憑音色來辨別不同發聲體的事例?

生甲答:鐵路工人檢查火車機械部件是否有裂縫,總是用鐵錘敲幾下,就是靠聽機械部件發聲的音色來辨別的。

生乙答:同班同學,我們未見其人,只聞其聲,就能辯知是誰,也是靠辨別聲音的音色。

師:以上事實告訴我們,音色取決于發聲體本身,是除了音調、響度外,聲音的又一重要特性。

師:為了讓同學們對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有更形象、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們把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可以觀察到不同聲音的波形不同,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比較波形的特征。

(教師先后輸入音調不同的音叉聲音信號、響度不同的音叉聲音信號、不同樂器用相同的音量都發c調的“1”的聲音信號,讓學生觀察示波器的波形。由于第一次使用示波器,需要教師簡單說明和引導。)

生甲答:音叉發聲的音調不同時,波形的疏密不同,音調高的,波形密。

生乙答:音叉發聲的響度不同時,波形的幅度不同,響度大的,波形幅度大。

生丙答:不同樂器用相同的音量都發c調的“1”音時,聲音的響度和音調都基本相同,觀察到各組波形的幅度和疏密就基本相同,但由于發聲體不同,發聲的音色不同,觀察到波形上附加的小振動不同。

師:也就是說,聲音的響度大小,可以比較波形的幅度;聲音的音調高低,可以比較波形的疏密;聲音的音色特征,可以看波形的附加小振動。

(可讓同學看課本第22頁的波形圖。)

師問:有誰想看看自己聲音信號的波形特征?

(學生舉手踴躍,爭著觀察自己的聲音信號波形。)

師:請兩位同學(男女各一)上講臺,用話筒說“我喜歡物理!”。

(學生觀察波形特征。)

三、小結鞏固:

師問:同學們學習物理真的有趣有用,對嗎?這節課學習至此,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甲答:我懂得了聲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大特性。

生乙答:我還知道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音色取決于發聲體本身。

生丙答:我學會了靠音色來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生丁答:我覺得發現問題,進行探究實驗,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種科學、有效、有趣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解答下面幾個問題,檢查自己是否掌握了本節主要內容。

(學生集體解答鞏固練習,教師及時反饋評價。)

師: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小!同學們,樂音是美妙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們請備有樂器的同學為大家同奏一曲《歡樂頌》。

(全班同學熱烈鼓掌,在歡樂、優美的音樂中結束新課。)

四、布置作業:

1、閱讀科學世界《樂音和樂器》。

2、做課本第23頁“想想議議”。

【篇十】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特性學習指導》教案

【課前復習】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人類是如何聽到聲音的,骨傳導。那么,下面就請同學們回答以下這兩個問題:

1、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什么叫骨傳導?

如果你回答出來了,請對照以下答案,看你回答得是否正確: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

知道了以上知識,你可以讀一讀課本上《聲音的特征》這節內容,試著做做下面的題目:

1、聲音的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__________有關,__________越高,音調就越__________。

2、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的__________有關,__________越大,響度就__________。

3、不同發聲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

【學習目標】

1、了解聲音的特性。

2、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學習方法指導】

1、注意科學用語和日常用語的不同,日常用語里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惟一的。例如,合唱時有人說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調;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是響度。

科學用語要求清楚準確,含義惟一。物理課本中聲音的高低只用來描述音調,而聲音的大小則用來描述響度。

2、小明和媽媽去商店買保溫瓶,媽媽把耳朵貼在瓶膽口聽一聽,說:這個質量不好,服務員請再給找一個。小明很奇怪,為什么媽媽能聽出瓶膽的好與壞?

不同物體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頻率,叫做物體的固有頻率。當兩個物體的固有頻率相同時,其中一個物體振動發聲,另一個物體也要隨之振動發聲,且聲音較強,這種現象叫聲音的共鳴現象。

我們周圍空間有各種不同頻率的聲音,其中有些聲音的頻率與瓶膽內的空氣柱的固有頻率相同或相近,這樣瓶膽里的空氣柱就與其發生共鳴,我們就可以從瓶膽口聽到嗡嗡的聲音。為了提高瓶膽的保溫效果,瓶膽都是由雙層玻璃制成,并且把兩層間的空氣抽空。我們知道,聲音是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因此瓶膽空氣柱共鳴產生的嗡嗡聲,不能透過瓶壁從真空層中傳出去,聲音的全部能量只能從瓶口傳出,所以質量好的瓶膽嗡嗡聲較強。如果瓶膽底部抽氣封閉處碰壞,就是我們看到的底部小凸起處受損,或者是瓶膽不慎碰碎成了單層,瓶膽內共鳴產生聲音有的部分就可以通過膽壁傳到周圍空氣里,從而帶走了部分能量,從瓶膽口傳出的聲音能量減少了,聽到的嗡嗡聲就小了。小明的媽媽是根據這一道理來判斷瓶膽質量的。

【篇十一】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了解聲音的特性

● 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和總結出對音調、響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關因素。

● 本節中出現的名詞:樂音、音調、頻率、超聲波、次聲波、響度、振幅、音色。

【教學難點】

● 引導學生在動手中動腦。

● 學會自我構建知識體系。

【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鋼鋸條(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鐵架臺、音叉、乒乓球、細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引課

世界上的聲音千差萬別、各種各樣:有悅耳動聽,使人心情愉快的樂音(如:音樂廳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雜刺耳,令人厭煩的噪聲(如剎車時的摩擦聲、打磨工件的聲音、電鉆的聲音)。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樂音的特性。

新課教學

&1.3聲音的特性(板書)

樂音:是物體作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但同是樂音,有的調子高,有的調子低,有的聲音大,有的聲音小,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聲音是由振動著的物體發出的,我們會這樣猜想:聲音的差別必然跟物體的振動情況有關,是不是這樣呢?

[師演示]:請聽:用吉他彈幾個不同的音。

提問:你感覺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聲音的高低不一樣。

我們先來研究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關系:

一、音調──聲音的高低。(板書)

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生分組試驗]

物品:鋼鋸條,記錄表格。

過程:把鋼鋸條緊壓在桌邊上,(1)將鋸條1/5伸出桌外;(2)將鋸條1/3伸出桌外;(3)將鋸條1/2伸出桌外,使其振動發聲。

操作關鍵:(1)按鋸條的手要用力壓緊。(2)使鋸條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

觀察:鋸條伸出桌外長短不同時:振動快慢情況?發出聲音的特點?

實驗總結:請填表。

鋸條伸出長度

振動快慢

聲音高低

伸出1/5

最快

伸出1/3

較快

較高

伸出1/2

最低

我的結論 振動的越快 發出的聲音越高(音調越高)。

同學們,剛剛的探究活動很成功,讓我們一起為同學們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板書)

那么能不能用一個物理量來表示振動的快慢程度呢?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19-20頁,試著回答下面的問題:

1.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什么叫頻率?

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

3.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

4.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

5.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

6.生活中你對超聲波,和次聲波了解多少?他們有什么用處?

(以上問題事先寫在小黑板上)

老師先引導學生回答,再講解:

1.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板書)

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hz (板書)

3.實驗表明: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

物體振動慢──頻率低──音調低。(板書)

4.大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20赫茲~20000赫茲(板書)(其中最敏感的頻率是3000赫茲;老年人的聽覺會衰退;20赫茲是聽覺下限~20000赫茲是聽覺上限)

5.超聲波:高于20000赫茲的聲。次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這兩種聲,人是聽不到的)(板書)

6.超聲波特點:能量大,沿直線傳播。

超聲波利用:(1)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學診斷成像(b超)。舉例:如何探傷;b超原理。(2)超聲處理──利用強超聲波的高能量。舉例:空氣加濕器;超聲洗牙、洗工件;超聲鉆孔。

次聲波(又叫亞聲波,大致范圍:10-4~20赫茲)產生:火山爆發、地震、極光、海嘯、臺風、雷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還有,核爆炸、火箭發射、化學爆炸、機器工作時也能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次聲波特點:傳播的距離遠,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聲波利用:從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的用于預測自然災害。

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生活中的現象和應用:有一些動物有完善的發射和接受超聲波或次聲波的器官。

超聲波如:蝙蝠、海豚(要說明它們是如何利用超聲波的)、貓、狗(講犬笛的故事)。

次聲波如:大象(解釋章首圖,講海嘯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講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讓學生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

[師演示] 以上講完后,用示波器來演示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

一起來看教材上的“想想議議”。

引導學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飛行特點,頻率的高低,是否能聽到。

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大小的不同。

二、響度──聲音的強弱(大小)(板書)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響度和振動的哪方面有關?先引導學生猜想,

[生分組試驗]

物品:鋼鋸條,記錄表格。

過程:把鋼鋸條緊壓在桌邊上,(1)將鋸條1/2伸出桌外輕輕撥動 (2)將鋸條1/2伸出桌外用力撥動 使其振動發聲。

操作關鍵:(1)按鋸條的手要用力壓緊。(2)使鋸條兩次振動的伸出長度相同。

觀察:鋸條兩次撥動時,振動幅度情況?發出聲音的特點?

實驗總結:請填表

撥動方式

振動幅度

發聲特點

輕輕撥

聲音小

用力撥

聲音大

我的結論 振幅大 聲音大(響度大)

好,這次探究也很成功!

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振幅大,響度大;振幅小,響度小。(板書)

[師演示] 敲音叉試驗,讓學生注意觀察。

這個小試驗,驗證了我們得到的結論。

另外,聲音的響度,還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板書)。舉例:聽喇叭廣播,遠近聽聲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們共同研究了聲音的兩個特性:音調和響度。

[師演示]用吉他來演示,聲調和響度是聲音的兩個不同的特征。

用力撥粗弦──音調低,響度大。

輕輕撥細弦──音調高,響度小。

可見: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

討論:(1)蚊子與黃牛的叫聲。(2)1234567(老師唱出音調)指的是音調還是響度?

[生做小游戲]前排指定一位同學不許回頭,后面的同學指到誰,誰說一句話。讓前排指定同學判斷是誰的聲音。

[師做]在桌子底下分別敲鼓和音叉,讓學生判斷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學生回答后,引出問題:我們是怎樣區分開不同的聲音的?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書)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書)──這是聲音特征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為什么每一種物體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的。(板書)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隨著年齡的不同,音色會發生改變。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調1的波形:聲音即使音調、響度都相同,波形長相也會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結本課:樂音的三個特性:音調──振動頻率;響度──振幅;音色──不同發聲體。(板書)

作業:

1.閱讀“世界”,把三類樂器的特點歸類。

2.“動手動腦學”。

3.利用身邊物品,制作一件簡單樂器,并說明發聲原理,以及如何調節音調、響度。

【篇十二】聲音的特性教案幼兒園初中聲音的特性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知道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基礎上,對聲現象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較為重要的一節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聲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知道決定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的因素是什么?從而使學生對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也為今后的聲學研究對下基礎。

教材安排本節課內容時,基本上分為音調、響度、音色三塊分別研究與學習,通過實驗以及觀察波形,對聲音的三要素有比較直觀的感受。

(1)重視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教材在“探究影響聲音高低因素”時,實驗器材使用學生身邊的刻度尺、梳子,讓學生體驗聲音音調有高低之分。

(2)使學生感知現代技術手段對分析科學問題的作用。教材對不同音叉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以及不同樂器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采用示波器觀察波形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抽象問題的認識,并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科學的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了解聲音的特性。知道聲音的響度跟聲源的振幅及離人耳的距離有關,知道音調跟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的音色是不同的。通過學習聲音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會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

初步領略聲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熱愛、親近自然的情感,能注意不同場合講話時,使自己發音的響度適當。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研究聲音的音調、響度和音色各與什么因素有關;

(2)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

難點

用人耳感知聲音特性之間的.區別;

二、學法點撥

響度、音調、音色是表示聲音特性的三要素,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三種特性的區別是學習的難點。除了從意義上區分外,還應通過實際聲音感受它們的區別,通過實驗探究它們的不同。

三、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第一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學習,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對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也產生著深厚的興趣。初中生對未知世界往往產生好奇心、求知欲,這些對本節課的學習起著積極的作用,但由于本節課一是內容較多,不僅有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還有頻率、振幅等概念;二是對聲音的特性的認識上,由于學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先入為主的錯誤認識,如聲音的高低與響度的強弱往往混淆不清,對這節課的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注意。

四、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能聽到聲音,還能區分聲音。

⑴播放一段樂曲(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⑵在家里聽到有人說話,馬上就能判斷出這是爸爸聲音還是媽媽的聲音。

⑶提出問題:人們是根據什么來區分不同的聲音的呢?

(二)新課教學

1、聲音的高低

⑴教師首先請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說相同的一句話“聲音的高低”,問學生: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⑵在學生回答男同學聲音粗(低沉),女同學聲音尖細后,告訴學生什么叫做音調(聲音的高低)。

⑶實驗探究: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

①提出問題:什么因素決定音調的高低?音調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是否有關?

②設計和進行實驗:如圖2—20所示,將一把學生用刻度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刻度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刻度尺振動的快慢。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刻度尺兩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③分析和討論:比較兩種情況下刻度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

④教師講解: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是用來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振動越慢,頻率越低。因此,頻率決定著聲音的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頻率的單位是赫茲。

⑤實驗結論:物體振動得快,發出聲音的音調就高,振動得慢,發出聲音的音調就低。

⑷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了解不同人的音調和音樂中同一音符在不同基調的音調。閱讀表2-2,了解各種動物發出和接收聲波的頻率范圍。

(5)了解超聲波與次聲波的應用,知道科學知識與社會技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6)提出問題:我們這里講的音調的“高”、“低”,與我們生活中講的聲音的高、低是否一樣?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2、聲音的強弱

探究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聲音的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①演示實驗1:做演示實驗,將系在細繩上的塑料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塑料球被彈開的幅度。使勁敲擊音叉,使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增大,重做上面的實驗。

②演示實驗2:用手按自己的喉部,小聲和大聲喊“啊……”,看手的感覺。

③小組實驗小紙屑放在桌子上的實驗,輕敲和重敲紙屑變化的實驗。

④讓學生自己根據看到的實驗現象,總結什么是振幅,響度跟什么因素有關。

⑤實驗結論: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做振幅。聲音的響度跟振幅和離開聲源的距離有關。

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圖2-30,使學生認識振幅,了解聲音的響度單位:分貝,了解各種不同物體發聲的分貝數。

3、聲音的品質

⑴演示:播放一段樂曲(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讓學生說出所聽到的樂器名稱,其他學生補充。

⑵演示:讓全體學生閉上眼,找幾位學生到講臺上說一句話,讓學生找說話人。

⑶提出問題:你們是根據什么猜對的?在學生回答“各種樂器的聲音不同”“他們說話的聲音不同”后,指出不同樂器、不同的人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是不同的。

⑷告訴學生什么是音色。音色與哪些因素有關。(聲音的品質叫做音色。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以及發聲方式等因素決定的。)

⑸列舉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利用音色知識的現象。如挑選西瓜、購買陶瓷制品、“聞其聲而知其人”等。

4、聲音的三要素

告訴學生什么是樂音,什么是噪聲。讓學生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也叫做聲音三要素是:響度、音調、音色。

(三)作業布置

獨立完成作業本第三節第二課時。

總之,本節課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設計的,教學中以實驗為基礎,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概念的認識為主線,運用實驗、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執行任務,把傳播知識、培養興趣和能力、滲透方法等有機結合在一起。

由于本人準備不足,整個設計過程一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能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篇十三】聲音的特性幼兒園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

科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音的特性》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 了解聲音的特性

● 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和總結出對音調、響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關因素。

● 本節中出現的名詞:樂音、音調、頻率、超聲波、次聲波、響度、振幅、音色。

【教學難點】

● 引導學生在動手中動腦。

● 學會自我構建知識體系。

【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鋼鋸條(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鐵架臺、音叉、乒乓球、細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引課

世界上的聲音千差萬別、各種各樣:有悅耳動聽,使人心情愉快的樂音(如:音樂廳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雜刺耳,令人厭煩的噪聲(如剎車時的摩擦聲、打磨工件的聲音、電鉆的.聲音)。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樂音的特性。

新課教學

1.3聲音的特性(板書)

樂音:是物體作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但同是樂音,有的調子高,有的調子低,有的聲音大,有的聲音小,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聲音是由振動著的物體發出的,我們會這樣猜想:聲音的差別必然跟物體的振動情況有關,是不是這樣呢?

[師演示]:請聽:用吉他彈幾個不同的音。

提問:你感覺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聲音的高低不一樣。

我們先來研究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關系:

一、音調──聲音的高低。(板書)

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生分組試驗]

物品:鋼鋸條,記錄表格。

過程:把鋼鋸條緊壓在桌邊上,(1)將鋸條1/5伸出桌外;(2)將鋸條1/3伸出桌外;(3)將鋸條1/2伸出桌外,使其振動發聲。

操作關鍵:(1)按鋸條的手要用力壓緊。(2)使鋸條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

觀察:鋸條伸出桌外長短不同時:振動快慢情況?發出聲音的特點?

實驗總結:請填表。

鋸條伸出長度振動快慢聲音高低

伸出1/5最快最高

伸出1/3較快較高

伸出1/2慢最低

我的結論 振動的越快 發出的聲音越高(音調越高)。

同學們,剛剛的探究活動很成功,讓我們一起為同學們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

本文來源:

查詢關鍵詞
彩88_彩88「官网彩神网」 江苏五分-手机版下载 胜游亚洲|网址 中心购彩-通用app 彩名堂-ios 5分排列3-通用app 彩天下|Welcome